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熟酸奶

關燈
熟酸奶

勒勒車,牧民時常會在吆牛拉車的時候喊勒勒,所以久而久之,除了牛牛車、羅羅車以外,又多了個名字。

牧民搬蒙古包、運送皮貨、拉草料都得靠它,多加上個棚,那就是牧民移動的家。春夏轉場時女人小孩睡在車上,男人睡車板下,所以每家每戶除了蒙古包外,還得有輛勒勒車。

說要做一輛勒勒車的巴圖爾,有著張長滿絡腮胡的臉,他寬大的體格就像健壯的犏牛,一走進來都蘭的蒙古包顯得更窄,需要多吸幾口氣才能緩解那種空氣稀薄感。

他睩脧著徐禎,眉頭擰起,“不會是個劣巴?”

劣巴這個詞在蒙語裏很難聽,說人技術特別拙劣,外行。姜青禾很護犢子,她當即就拿著做好的桶撞到人家眼前,語氣堅定地說:“啥劣巴,他是個木匠把式,小把式。”

本來她想說老把式的,可徐禎太年輕了,連胡子都沒有,面皮嫩瞧著就像個學徒,別人不信也是必然的。

春山灣的石木匠為啥人人都找他做活,一是他老,二是他會做棺材,別瞧著晦氣,十裏八鄉哪家不需要棺材,自然就把徐禎給比了下去。

沒想到把生意拓展到草原,還有鄙視鏈。

姜青禾有點不服氣,巴圖爾笑得很大聲,用生疏的本地方言說:“要額看到他的刷子才成。”

幾個人面面相覷,不知道他想表達啥,後面姜青禾扶額,人家想說要看徐禎是不是真有兩把刷子。

巴圖爾特高興,他用蒙語沖姜青禾說:“你去當歇家準能行。”

這個詞太超出了,姜青禾沒懂,她重覆了遍又問都蘭,“啥是歇家。”

都蘭用了個通俗的詞,“就相當於你們說的牙人。”

姜青禾明白了,其實就是買賣雙方的中間商。但其實歇家在這地很特殊,原先都是官歇家,是官府在出入境的道上設立旅店,有專門的人幫蒙藏牧民交易貨物、完納賦稅。

後來衍生出私歇家,這批人懂蒙藏語又通中原話,還能跟官府打交道,到現在就變成牙儈、通譯等的稱呼。

說起歇家,巴圖爾暫時把目光從徐禎身上移開,他語氣沈沈,“草場要是有個歇家的話,也不至於每年春秋羊客皮客來,都被刮去好大一層皮。”

牧民大多都很樸實,又不太能說好中原話,每每春秋剪羊毛或羊羔下崽,外地客商過來,總會以最低廉的價格出手皮貨和羊羔。

所以平西草場的牧民看著擁有成群的羔羊,其實還不如春山灣裏有地的人生活滋潤。

姜青禾覺得有點意思,她問,“當歇家有賺頭嗎?”

都蘭和巴圖爾t神色詭異起來,然後都蘭小聲說:“沒麻錢子。”

巴圖爾很直接,“只有皮貨和羔羊。”

怪不得沒人來給草場當歇家,沒搞頭阿,姜青禾很現實,她其實是個朝錢主義者,一聽沒錢,立馬熄了心裏躥起來的小火苗。

畢竟羊羔和皮貨再攢攢也能換,什麽歇家都是虛頭巴腦的生意。

她轉到正事上說:“我男人手藝很不錯,把式不把式你們瞧了就知道,勒勒車得讓我們瞧瞧。”

“噢,額瞅瞅,”巴圖爾探頭去瞧,本來蒙古包穹頂上還有光能照見的,結果巴圖爾一來,楞是把光遮得死死的。

徐禎幹脆起身,把木屑包在圍布裏,兜成一團,地上沒漏一點,才將補好的木桶遞給他看。

巴圖爾也不客氣,舉起來對著光一頓瞧,又舀了勺水進去晃蕩,丁點沒漏。

他大笑一聲,厚實的手掌拍了拍徐禎的肩膀,說:“好樣的,有刷子。”

徐禎求助地看向姜青禾,他不知道咋接,姜青禾就問都蘭,“還有桶要修不?”

“太多了,”都蘭拾掇出一堆的大桶小桶,有些朽到已經不能用了。

徐禎把那幾個明顯看起來壞太多的拿出來,“打幾個新的吧。”

“哎,”巴圖爾著急,“不去看勒勒車了?”

“要一家家修阿,晚點再去,”姜青禾回他,哪有那麽快。

巴圖爾很急,“那先修。”

他的勒勒車壞了,才沒能轉道去更西邊的賀旗山脈夏營場,而是留在了草原。

修來修去,壞掉的地方補上了,但原本在夏季茂盛牧草地、崎嶇坡道、泥濘沼澤都能靈活飛馳的勒勒車,拉起來變得特別費力。

勒勒車壞了,在草原上就變縛手縛腳起來。

巴圖爾在旁邊絮絮叨叨,關鍵徐禎一點也聽不懂,只能把換木條的速度加快。

而姜青禾跟著都蘭去剪羊毛和梳羊絨,她養的都是綿羊,綿羊一般五月末到六月初剪春毛,而山羊要在五月初抓絨。

綿羊的春毛並不算好,光澤度較差,一般牧民會用來搓繩子,或做春毛氈。

都蘭一個人很難捆住羊,琪琪格太瘦弱了,所以她很多次都錯過了剪春毛的時候。

這回有姜青禾幫忙把羊捆起來,都蘭用剪子的時候笑得雙頰鼓鼓,她說:“春毛還不夠好,下次你秋天來幫我剪秋毛,給你一兩的秋毛。”

秋毛的毛質好,長而且柔軟,做出來的秋毛氈一點不紮,很舒服,所以納羊毛稅都得用秋毛。

姜青禾幫她按著羊,不讓羊掙紮,她很爽快地點頭,“成啊。”

其實剪羊毛應該貼著皮肉剪,剪出來的羊毛長,才能納成毛線,可都蘭很擔心會剪到羊的皮肉,所以動剪子很猶豫,每一剪子都剪的很小心。

等她十頭羊都剪完,姜青禾出了一身的汗,才拎起那團輕飄飄的半兩羊毛,具體是多少也就估摸個大概。

都蘭暫時不做新桶,她也沒有鹽可以換,就用半兩羊毛加一罐子酥油抵了。

“走走走,”還沒等徐禎東西收拾好,巴圖爾就要拉著人走,姜青禾想說急啥啊。

巴圖爾的蒙古包離都蘭家的不遠,就繞過幾座蒙古包。不過這段路幾人走了好久,沒別的,經過一個蒙古包就有牧民出來寒暄,一聽到是木匠,又拿出自家要修的東西。

耽擱來耽擱去,到巴圖爾的蒙古包都快晌午了,他家的包架特別大,裏面櫃子、鍋、桌子都比都蘭家要大上一倍。

到的時候只有他的妻子薩仁在紡羊毛,她是個很溫柔的蒙古女性,拿出一桶乳白色帶酸味的奶制品,要招待他們。

“這是塔日嘎,”薩仁挖了滿滿冒尖一勺,微黃凝固的乳液堆疊成小山包。

姜青禾跟徐禎說:“那是酸奶,他們叫塔日嘎。”

牧民覺得在夏天吃酸奶有助於消暑。

巴圖爾還拿出掛在氈布上的皮口袋,取出一把硬邦邦褐紅色,上面紋路清晰的肉幹,他管這叫寶日查,就是風幹肉。

跟臘肉寶日茲的發音近似,都是冬天做,能保存到來年的食品。

巴圖爾很好客,還要拿出一罐馬奶酒,要跟徐禎喝,徐禎立馬頭搖手甩,抓起一條肉幹說:“我吃這個就行。”

然後往嘴裏塞,用力咬,嘶,沒咬動。

吃風幹肉沒點牙口可真不行,咬下來還費腮幫子,他嘴裏咬的一鼓一鼓,很濃鹽漬過的味道在嘴裏綻開。

他後頭順著紋理去撕咬下一條,很有韌勁連帶著肉的纖維,嚼在嘴裏剛開始不見得味道有多好,屬於緊實耐嚼越嚼越香,到後面滿嘴牛肉香。

但是嚼多了不僅腮幫子痛,太陽穴也突突直跳。

姜青禾比較喜歡吃肉酥,風幹後掉下來的渣渣,不用大嚼特嚼,又酥又香。

巴圖爾自己喝起了馬奶酒,叫他們嘗嘗自家做的塔日嘎。

跟後世那種濃稠的酸奶不一樣,草場的酸奶分兩種,生酸奶和熟酸奶。

生酸奶就自然發酵,大多數牧民把擠好的奶一蓋,等奶發酵凝固柔軟,跟豆花差不多就能吃了。

薩仁給兩人端上來的是熟酸奶,熟酸奶要往新奶裏放引子攪拌發酵,不過得等好幾天才能變酸。

很多牧民都不等熟酸奶桶裏的酸奶喝完,又往裏加新奶,只要每天攪拌及時就不會變質。

熟酸奶的酸味很重,姜青禾有點不敢去舀,薩仁在一邊瞧著她,她只能用銀匙舀了口,很濃郁又很奇怪的酸,但很順滑。

她吃不慣這口,覺得發酵過頭了,很久酸味還在舌尖蔓延,真酸吶,她克制住自己五官不扭動。

然後跟巴圖爾和薩仁分享了她帶來的幹糧:蕎面巴子,用蕎面做的饃饃。

巴圖爾說:“配馬奶酒很好。”

吃完就去看那輛壞了的勒勒車,跟春山灣的大軲轆車有點像,都是一對大車輪,不過勒勒車的車身比較小,更靈活輕便。

徐禎試著拉了下車,卡頓明顯,他來回排查,最後說:“車腳子壞了。”

他指指那對大軲轆,灣裏人把它們叫車腳子,車腳子要換其實還不如重做。

“再做一輛吧,”姜青禾用蒙語跟巴圖爾說。

巴圖爾舍不得,他反覆摸著車軲轆,最後說:“給它換對好使的腳。”

牧民對草原上太多東西有感情了,不到萬不得已,寧願修都不願意扔。

“換吧換吧,”姜青禾拍拍徐禎的手。

徐禎思考了下好使的腳,他建議,“可以換對挎瓦腳子或是皮軲轆。”

木腳子太容易磨損了。

姜青禾不知道咋說,做個通譯費頭發阿,她最後翻譯:“要不用鐵包木的軲轆,要不換牛皮軲轆,保管還能用五六年。”

巴圖爾眼神亮得可以,好像打開了扇新世界的大門。

他嘰裏呱啦地說:“兩個都做一只。”

“沒有這樣的做法!”

“那屁股露,”巴圖爾又來顯擺他那蹩腳的方言。

“是皮軲轆,”姜青禾都要冒煙了。

最後說了一通,定下來挎瓦腳子,至少鐵的耐用。

姜青禾還給他潑冷水,“就換軲轆,也要一頭羔羊。”

“給給給,腳要好使,”巴圖爾很闊氣,他可是羊大戶,光羊羔崽子就有五十來頭。

姜青禾後悔了,她應該宰得更狠一些的,畢竟她仇富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